http://addons.books.com.tw/G/001/0/0010477160.jpg

前陣子,看了二○一○年底,剛退休名主持人賴瑞金(Larry King)的自傳《麥克風與吊帶:賴瑞金傳奇》,據說賴瑞金在53年的主持人生涯中,作過五萬場以上的專訪,真是非常驚人的數字。

賴瑞金在主持廣播電台時,經常作長達三小時的馬拉松式現場專訪,讓受訪者暢所欲言,聽說,他從來不事先寫訪綱,專訪時,只專注在「傾聽」的過程中,我想他必定是個相當聰慧、專注力強、反應絕佳的人。

以我目前來說,一年所作的專訪,只在上百場以上,十年來,累積有上千場的專訪,短則十分鐘不到,長則二小時多,印象中,並沒有任何一場採訪是長達三小時的。

一般來說,二千字長度的報導(約是跨頁雜誌),專訪時間,約是一小時左右,單頁的報導,專訪的長度,約在半小時。而不錯的採訪,都會殘留一點,雖然內容已足夠了,但雙方都覺得聊得很過癮,又有點欲罷不能的感覺。

我自己是每一場專訪,無論或長或短,完全不作筆記,可必定會同步錄音(而且是以iPhone、iPod分別錄二份音),主要原因是若用筆記,筆趕不上說話的速度,很容易會讓彼此分心。雖然,聽錄音很花時間,但我的經驗是,專訪現場聽到的聲音,跟後來聽到的錄音,並不同,有時可以抓到現場遺漏的情緒或關鍵字,有必要時,還可以反覆的聽,單純只有聲音的張力,更敏銳

因為,沒有賴瑞金的聰穎,對於議題及受訪者,我是會在網路上,作很多功課的相反典型,並且會把有疑問的部份,特別作上標記,再加上自己很想知道,卻沒有得到解答的部份,作為提綱。

而網路上的資訊,雖然多,但最大的問題是錯誤率,也不低,透過專家的詮釋,在我看來是更能接近事實的一種方式。

我也相信,每個人對自己有熱情的議題,會特別有看法及投注,因此,在議題規劃時,就會先把專家的研究領域考慮進去,因著專家的特長來調整專訪的提綱及方向,怎麼進行一場彼此都覺得有收獲的專訪?讓讀者因此受益,是目前一直都在進行中的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ai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