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柯承恩博士

目前,台灣的產業比,服務業佔73%,製造業及農業,各佔25%、2%,服務業已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流。

中華經濟研究院,在台灣所扮演的角色是替國家作經濟及產業政策的建議及規劃,從世界的發展趨勢來看,隨著人口結構老化、醫療需求只會愈來愈高,看得出來醫療產業,在未來服務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目前,台灣的醫療產業僅佔約GDP的5到6%,但在美國佔比達到15%,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而台灣的醫療領域的領先技術、所擁有優秀的醫師群,一直是未被充份發展的利器,若能透過精密的產業規劃,把醫療服務國際化,從頭到尾建構成一個全新的產業,將大有可為。

站在學者的立場,我覺得發展醫療服務國際化,最重要是要了解我們的目的是什麼?醫療在國內,我們長期當作社會福利,健保制度在照顧全民健康的前提下,相對比較起來,保險的廣度,保費在全世界都是非常便宜的,但對於醫院、對於醫師,收入不像以前那麼好,長遠來看,並不利於醫界的發展。

這幾年有愈來愈多民間的私立醫院像長庚、秀傳、義大等,都加入醫療服務的行列,但在保費增加有限的限制下,健保的財務沒有辦法支撐,使得每家醫院可以拿到的給付是緊縮的,若只將醫療服務範圍侷限在國內,並無法解決醫院所要面對的經營困境。

我們有評估過國內醫療資源的供應,是有剩餘產能的,若能夠往產業發展,利用市場的機制,吸收國外的自費醫療市場,醫療體系可以得到合理的利潤及獲利,繼續經營下去,也才能有能力存活來照顧一般的百姓,這就像是電子業,明明有產能可以供應給全世界,不應只將產品賣給台灣人一樣。

而我們也比較過目前全世界的醫療費用,國內的醫療費用,相對於歐美、新加坡、香港,甚至中國大陸,都是偏低的,但醫療人材及設備是非常先進的,很有競爭力,若能透過醫療服務國際化來增加收入的來源,得到適當的獲利,就能累積資源,擁有長期經營的可能性。

在思考台灣醫療在國際間的優勢上,長期以來,台灣社會對醫療領域是尊重、肯定,醫學系的學生,也都是最高分、最傑出的精英份子,素質上是最優秀的,醫療的技術及設備,在亞洲與日本是並駕齊驅的,醫療服務的供應體系,也不輸加拿大、英國、美國等先進國家,可以說全台灣最優秀的資源跟人才,都在醫界,絕對有能力提供國際病人,便宜、快速的高品質醫療服務。

而讓國際病人來台灣看病,是創造一種生命關懷與價值,跟經營一般產業,有很不同的社會意涵,就像教育,以國際有名的哈佛為例來說,因具有無法取代的知識學習價值,雖然學費很高,還是備受學界推崇,就不會只被視為一門生意,國際醫療也是一樣,必須有其核心技術跟理念,才能讓國際病人感受到與眾不同的優質服務與口碑。

在另一方面,醫療服務國際化的推廣,也可以讓國際社會了解台灣的醫療技術非常好,有助於與國際社會的接軌,有益於台灣成為全球醫療體系的重鎮,對國家的形象的提升,也有挹注之效,具有多贏的效益。

其實,以台灣的產業來說,也唯有發展國際市場,例如:電子業的台積電,才有可能有更好資源、更好的經營效應,因此,必須開放國際醫療的空間,這又涉及到國際醫療病人,有什麼誘因要來?像是醫療技術夠好、價格夠便宜,程序方不方便?醫療的複雜度高不高?像韓國會主推美容整形,其實是有道理,因為美容是對美的追求,向來是自費市場,手術也不複雜、後遺症少、更沒有危及生命的問題。

在產業面來考慮,有沒有適當的量是很重要的,這就涉及到我們在醫療項目上的選擇,那幾個科別我們有足夠的技術能力、國際病人的量又夠、醫療上的複雜度又不高,作為一個切入點,再逐漸擴大,這是韓國的作法,其實,對台灣來說,美容及健檢,都有一定的水準,也有多餘的產能,是有賣點,很值得推廣的。

目前,台灣醫療服務國際化的國際行銷項目,先鎖定活體肝臟移植手術、顱顏重建手術、心血管介入性治療及外科手術、人工生殖技術、關節置換手術等五大醫療項目,都是具有競爭性的醫療項目,像國內有很多肝病權威,活體肝臟移植手術,具有領先的技術,而顱顏重建手術作得好,相對來說也表示美容技術非常好,都可帶動相關的產業發展。

而在國際病人見到醫師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一個精密的規劃過程,像怎麼讓國際病人知道台灣有這個醫術?這牽涉到宣傳、推廣、媒體行銷,而即使知道台灣有這個醫術後,怎麼連繫上、上了飛機,旅途怎麼規劃、怎麼找到醫院、如何克服語言的限制、萬一有醫療的糾紛,怎麼去處理保險的問題?

整個產業鏈是非常長的,像國家的整體形象、簽証,都有賴政府的支持,個別的醫院很難完成,也需要視為國家的產業來發展。

從微觀來看,推廣醫療服務國際化好像是在幫忙醫院、醫師賺錢,但從宏觀來看,若能透過醫療服務國際化,讓醫院有些獲利,也才能讓全民健保有機會,可以維持下去,對全民的健康也更有保障,沒有必要因舊有的制度、觀念而自搏手腳。

若能夠以最優秀的人材,成功推廣醫療服務國際化,也証明了台灣不只是會作製造業,可增加台灣走入國際服務業的信心。

不過,以目前亞洲推廣醫療服務國際化很成功的國家,如:泰國、新加坡來說,泰國本來就是國際觀光的重鎮,新加坡是很國際化的城市,這些國家在語言上的國際化都是很成功的,但台灣在語言訓練上的確是弱勢的,英文普遍都不好,限制了台灣的國際化,日本也有同樣的問題,舉個例子來說,台灣醫院普遍缺乏明顯的英文標示、可以用英文接待國際病人的基礎條件也不佳,這都是有待努力的缺點。

像新加坡、泰國,原本就是多元種族的國家,他們在推廣醫療服務國際化時,會由相同種族的服務人員來接待國際病人,相當著重生活習性、文化概念的尊重性,對於國際病人在接受服務過程中的感受有加值的效果,相對台灣的外籍人仕人數不多、族群複雜度也不深入,要蠻注意這方面的規劃與訓練,在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如何讓病人感受到品質、尊重、照顧,必須灌注更多心力,加深規劃的精度、細度,在態度上,也必須更加審慎。

另一個,要特別注意的是,台灣的產業常常會非常重視成本、競爭,而非創造價值,常會落入過度的殺價競爭,又變成低廉的代工,這是在發展醫療服務國際化,要特別注意避免的部份,因為,一個的醫師的養成很不容易,一旦利潤下降,醫療服務照顧的品質,就會下降很多,甚至,有可能爆發國際的糾紛,這有賴參與醫院的共識及政府的監督。(本文發表@經建會台灣經濟論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saisa 的頭像
    isaisa

    ISAISA的星星之光

    isai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