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 19 Sat 2013 00:07
泛科學》牙痛不只是痛,也影響學業成績
- Jan 12 Sat 2013 15:07
牙齒23事》口腔SOS,可以怎麼吃?
撰文:黃秀美,自由媒體人
你知道嗎,吃什麼,也會影響到牙齒和牙齦的健康,特別是當口腔有狀況時,該避免那些地雷食物,該怎麼正確的吃,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credit: CC by sincerelykerbie@flickr
牙齒矯正:任何有黏性、耐嚼或硬的食物,很容易讓矯正器脫落,都應該避免。如:
• 冰
• 堅果
• 爆米花
• 硬的糖果
• 口香糖
• QQ糖或橡皮熊軟糖
• 整顆的水果,如:蘋果、梨,以及硬的生菜,如:胡蘿蔔
• 整支的玉米
• 硬椒鹽脆餅
• 比薩
• 貝果
• 帶骨的肋排
上述這些食物,有一部份,可經由食物的切割,降低對矯正器的損傷,例如:把水果切成一口大小、胡蘿蔔切碎、玉米跟肋排去骨切成小塊等等。
- Jan 12 Sat 2013 01:02
泛科學》別小看,大尺寸電視的致命吸引力
孩子們都很有冒險精神,會想辦法爬高高去拿到他心儀的玩意兒。
credit: CC by Reggie fun@flickr
55吋的大尺寸液晶電視,跌破三萬元,60吋大電視,居然四萬元有找。多家液晶大廠,為了搶下大尺寸電視換機潮,莫不使出價格割喉戰。身為家長的你,已經心動不如趕快行動了嗎?
而明明還可以看的舊電視,扔掉也可惜,乾脆搬到臥室裡消磨時間,好像也不錯。
但你知道嗎?根據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the 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CPSC),在二○一二年十一月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從二○○○到二○一一年間,美國共有43,000人因電視傢俱電器而受傷被送到急診,18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約佔了59%的受傷個案。而死亡的349人中,有高達84%是八歲以下的兒童,其中,有206個孩子是被意外墜落的電視,給奪去生命。
同時,與電視傢俱電器有關,被送到急診的受傷個案中有69%,死亡個案中有77%,發生的地點,就是在住宅裡。光是臥室,就佔了死亡地點的四成。
- Jan 03 Thu 2013 22:46
泛科學》孩子食物過敏,身心需兼顧
圖片來源:CC by liveitupwithus@flickr
在美國約有8%的孩子有食物過敏的困擾,而最容易引起孩子食物過敏的前九大食物,包括有蛋、魚、牛奶、花生、芝麻、貝類、大豆、堅果及小麥。
根據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 ),針對家中有輕度到嚴重食物過敏兒童的美國家庭所作的隨機抽樣網上調查的研究顯示,並非每個食物過敏的兒童,都能接受到確認疾病診斷的測試,這項研究被發表在《過敏和臨床免疫學雜誌》(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
研究中顯示,約有七成孩子被診斷出有食物過敏;當醫師診斷兒童時,約有32%,並沒有接受血液、皮膚或食物的激發試驗;低收入及少數民族家庭中的孩子,更有可能有未被確診的食物過敏。
而約有八成的食物引起的過敏反應,可能會出現皮膚的症狀,如:蕁麻疹,或是眼睛、嘴唇的浮腫,但是,有些危及生命的反應,卻只有四成會有蕁麻疹、32%會有眼睛或皮膚的浮腫,也就是說並非所有的食物過敏,都會有明顯可見的皮疹或腫脹。
- Jan 03 Thu 2013 18:08
牙齒23事》乳牙VS恆牙
為什麼小孩子的第一大臼齒,常常七早八早就蛀掉了?答案就在插畫裡!

非常傑出的乳牙( 以藍綠色標示)及恆牙( 以白色標示)齒列繪圖。
左側的六歲小朋友齒列:共有二十顆乳牙及四顆恆牙!!!
由右至左,分別是乳牙的門牙、側門牙、犬齒、第一乳臼齒、第二乳臼齒,以及,恆牙第一大臼齒。恆牙第一大臼齒旁,還有第二大臼齒的牙寶寶。
乳牙正下方有二十顆恆牙的牙寶寶,包括門牙、側門牙、犬齒、第一小臼齒及第二小臼齒。
為什麼小孩子的第一大臼齒,常常七早八早就蛀掉了?關鍵在於恆牙的第一大臼齒,大約在小朋友六歲左右,就會萌發,因此,常常被家長誤認是乳牙,一不小心就蛀掉的機會非常非常高,要特別留心照顧。
- Jan 01 Tue 2013 21:42
2013小日子》1th week
- Dec 28 Fri 2012 23:47
牙齒23事》牙周及牙齒的基本構造
- Dec 27 Thu 2012 09:18
泛科學》成為更好的父母,從餐桌上開始
【文、圖/黃秀美(自由媒體人)】

父母多陪孩子吃蔬果,可增加兒童的蔬果攝取量。
身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下一代的孩子們,能夠更健康、更聰明,也熟知從小培養好的飲食習慣,能夠作到「天天五蔬果」,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很有益處。
但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一看到餐盤上的青菜、水果,就想尖叫「GREEN!」,怎麼威脅利誘,都不肯多吃幾口呢?
根據,二○一二年十一月發表在《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上,在英國倫敦52個小學,囊括2,383個平均年齡8.3歲兒童所作的研究顯示,孩子每天平均吃下約293公克的蔬果。
而讓孩子多吃蔬果的小秘訣,說穿了,也只有三個相當簡單的原則,包括每天跟孩子一起用餐、父母自己也吃蔬果,還有就是為孩子準備切好的蔬果。
- Dec 20 Thu 2012 10:17
2012小日子》50th week 末日之時
2012.12.20 末日

傳說的末日之時,最期待能活著看到的一本書我看世界的方法跟你不一樣。
在米果大會堂看到米果談到村上春樹在新人時代曾被說過,「你的作品相當有問題」。 而米果本人,也曾被出版人當面說,「妳寫的東西,我還真的不想往下看。」.....算是正面衝擊吧!如果,這樣還能心無旁騖的繼續寫下去,應該是「真愛」。
- Dec 18 Tue 2012 18:27
泛科學》陽光維生素,可減少蛀牙發生率
【文、圖/黃秀美(自由媒體人)】

除了愛吃糖外,兒童缺乏維生素D,也容易蛀牙。
有陽光維生素之稱的維生素D,在近年越來越受到兒科專家的重視。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兒童中心(Johns Hopkins Children’s Center)的專家發現,飲食中缺乏維生素D、喝母乳的嬰兒、肥胖的兒童、膚色較深的孩子,還有患有糖尿病或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兒童,較可能有缺乏維生素D的風險。
事實上,在美國每十個孩子,就約有一個孩子缺乏維生素D,更有六成的孩子,體內的維生素D未達理想水平,有維生素D不足的問題,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骨骼發展、代謝、心臟及免疫力。
- Dec 11 Tue 2012 17:34
泛科學》「鹽」重了,讓孩子血壓拉警報!
【文、圖/黃秀美(自由媒體人)】

披薩、盬酥蝦、濃濃肉汁的肉排,讓孩子不知不覺「吃重鹹」。
香噴噴的漢堡、披薩跟薯條、洋芋片,還有微波得熱騰騰的超商鮮食便當,常常出現在您家的餐桌上嗎?要當心孩子從小就養成「吃重鹹」的飲食習慣,而成為高血壓的最佳侯選人。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二○一二年九月發表在《兒科》( pediatrics)上發表的研究裡顯示,6235位八到十八歲的美國孩子,每天平均攝食3387毫克的鈉,相當於8公克以上的鹽份,已與美國成人的鹽份的攝取量不相上下。
而這個研究中的孩子,有15%已有高血壓或高血壓輕度上升的情況。即使對孩子來說, 高鹽飲食也會增加一倍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尤其是對於超重或肥胖的孩子,高鹽飲食會讓高血壓的風險提高到三倍。
為了避免高鹽傷害孩子的心臟,每日鈉的攝取量應該控制在2300毫克以下,相當於6公克以下的鹽份。
- Dec 04 Tue 2012 13:50
泛科學》脂肪肝,與痴迷高果糖甜味劑有關?
【文、圖/黃秀美(自由媒體人)】

讓飲料、甜點,甜滋滋的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引發健康疑慮。
二○一二年五月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正式發函,否決美國玉米加工業者,將高果糖玉米糖漿( high fructose corn syrup ,HFCS),更名為玉米糖(corn sugar)。
理由是玉米糖是將玉米乾燥後,所得到的結晶狀甜味劑。而高果糖玉米糖漿,則是將玉米澱粉酶水解後,將一部份的葡萄糖轉化成果糖,是一種水溶液狀的甜味劑,兩者的性質不同,無法劃上等號。
而且有許多遺傳性果糖不耐或果糖吸收不良的人,他們應避免攝取含有果糖的成份的食物。若將高果糖玉米糖漿,更名為玉米糖,有可能會增加他們食用到果糖的風險,而可能對健康有所危害。
根據美國南加州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在二○一二年十一月 發表在《全球公共衛生》(Journal of Global Health)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美國人平均每年消耗了二十五公斤的高果糖玉米糖漿。
而高果糖玉米糖漿的使用與肥胖,以及第二型糖尿病的罹患率有顯著相關,有可能成為一個嚴重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