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方法院審判長李英豪,多年健檢作腹部超音波,皆發現有膽囊息肉,當膽囊息肉有一公分大小時,開刀摘除膽囊,病理檢查發現有慢性膽囊炎、細砂型膽囊結石,但沒有膽囊息肉,且手術後吃最愛吃的紅燒蹄膀會腹瀉,而怒告五名健檢及動刀醫師。
膽囊是位於肝臟下方的梨狀器官,主要功能是儲存及濃縮膽汁,大小從二到二十公分不等,愈是發炎過的膽囊,體積會愈小。膽汁剛由肝臟排出時是淡黃色,經膽囊濃縮後會變成深黃色或墨綠色,當人吃下含油脂量高的食物時,即會刺激膽囊收縮,將膽汁經膽囊管、總膽管排入十二指腸來乳化脂肪,幫助消化。到底什麼情況下,才會考慮割除膽囊?以下是黃清水醫師的問診。
問:膽囊為什麼會結石、發炎、長息肉?
答:膽結石的形狀可小如細砂,也可能大到八公分以上,形成的原因,與個人體質及飲食習慣,影響到與膽汁中的膽固醇、卵磷脂及膽酸鹽比例有關。
以膽結石中,最常見的膽固醇結石為例,若膽汁裡的膽固醇過高、膽酸鹽過少,就較容易沈澱、結晶成膽結石,且膽固醇成份愈高,膽結石的顏色愈亮麗。
倘若,膽結石卡在膽囊的出口而阻礙膽汁的進出,即會引起膽囊內壓力增加,患者可能會在吃完大餐或油膩食物後數小時,出現持續性的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發作時間可從三十分鐘到數小時不等,疼痛有可能會延伸到右背部、胸前、右肩,發作頻率可從數年一次到天天都痛,有時會誤認為是胃痛或冠狀動脈心臟病。
當膽囊出口持續阻塞,讓膽囊壁黏膜受損,造成細菌性感染,即會進展成急性膽囊炎。
而膽囊息肉的定義是膽囊黏膜上有大於○•一公分的明顯凸起,八成五的膽囊息肉是因膽固醇沈澱在膽囊黏膜,可與膽結石同時並存,但要小心的是約有一成五的息肉是良性或惡性腫瘤,尤其是在年紀較長者、單一、超過一到一•五公分以上息肉,較有可能是膽囊癌,這是一種少見、易轉移到肝臟、局部淋巴結及腹膜的惡性腫瘤。
問:膽結石、膽囊息肉,如何診斷?
答:腹部超音波是診斷膽結石及膽囊息肉的最佳工具,事實上,臨床上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健康檢查時作腹部超音波而意外發現有膽結石、膽囊息肉。
由於膽結石的密度比較高,在腹部超音波下,成像比較白,後面會有像慧星拖著尾巴般的區域。而膽囊息肉的成像是半黑半百或灰灰的,含許多小顆粒狀,且不會有慧星般的尾巴,通常因粘附在膽囊壁上,不會隨著身體姿勢移動,但有些小的膽結石,可能不會有慧星般的尾巴,而在腹部超音波中,看起來像是膽囊息肉,時常無法區別。
若要百分之百診斷是膽結石、膽囊息肉,必須把膽囊以手術取出,打開來看,並作病理化驗,才能確診。若只取出息肉作化驗,不只手術難度高,手術風險及併發症遠大於切除膽囊。
根據國泰醫院所發表的研究,對一百五十三位腹部超音波診斷有小於一•五公分膽囊息肉且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中,手術後有十位只有膽結石,其餘一百四十三位患者有膽囊息肉,其中二十二位的膽囊息肉是腫瘤,更有六位患者是膽囊癌,包括四位是初期膽囊癌,另二位膽囊癌已穿透到膽囊壁的肌肉層。
問:什麼情況下,要考慮切除膽囊?
答:台灣每年約有二萬例膽囊切除手術。如果是無症狀的膽結石不一定要開刀,可定期追蹤,等到有症狀或急性發作再手術,但若有過上述疼痛或膽囊炎症狀,或是患者雖無症狀,但本身有糖尿病,一旦發生膽囊炎,很容易併發敗血症而危及生命,就會建議開刀切除膽囊,且以腹腔鏡手術是首選。
若是單一、超過一公分以上的膽囊息肉,因擔心可能會有病變或發展成致命的膽囊癌,可與專科醫師討論、做進一步檢查或考慮摘除膽囊。
國泰醫院自一九九○迄今所作的上萬例膽囊切除手術分析,約有九成六是膽結石,其中有一成七是在急性膽囊炎的情況下切除膽囊,而因膽囊息肉而切除膽囊者,約佔三到四%。(發表@商業周刊1283期)
如何保好「膽」?
膽囊疾病與個人遺傳體質及飲食習慣有關。若是肥胖、服用荷爾蒙或降血脂藥物、喜歡吃乳製品、高卡路里、高醣、高膽固醇的食物、減重太快,都會增加膽囊疾病發生的機率。
一旦形成膽結石或是膽囊息肉,就不會消失,可定期作腹部超音波追蹤檢查。建議有膽結石的患者,可透過清淡飲食、不暴飲暴食、不要吃的太油膩等方式,減輕膽囊的負擔,讓膽囊比較不會因要消化過多油脂量高的食物,急速收縮、結石阻塞而發炎。
若不得已需切除膽囊,也不需太擔心,因九成以上的病人,可採用傷口小、復原快的腹腔鏡手術,也少有後遺症,但約有五%的患者會有持續較久的排便習慣改變,其中一半是便秘,另一半是腹瀉,建議手術後會腹瀉的患者,少吃太油膩食物,可改善腹瀉情況,對膽固醇控制、身體健康,也有益處。(文╱黃秀美)
諮詢專家:
黃清水醫師
現任:國泰綜合醫院外科主治醫師、醫務顧問、教育部部定外科教授
專長:膽結石手術、疝氣手術、內視鏡微創手術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