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衛生署疾管局的統計,國內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近期疫情有上升的趨勢,而且有四成以上的患者是傳統觀念中,認為早有抗體的30歲以上的成年人,醫師提醒,年紀愈大,罹患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引起的併發症愈高,若不確定是否罹患過病毒性A型肝炎,可以利用最簡單的抽血,檢驗血液中的A肝抗體(anti-HAV IgG),未感染過的民眾可施打A型肝炎疫苗,就可避免不小心感染病毒性A型肝炎的機會。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高嘉宏表示,「所有的肝病,只要是年紀愈大才得到,症狀跟併發症,都會愈明顯,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也不例外。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來說,併發猛爆性肝炎的機會,5歲以下的機率約是0.3%,但若是50歲以上的人得到,機率會暴增近6倍,上升到1.7%。」
一般來說,A型肝炎病毒,可以在環境中存活數個月,它是一種小RNA病毒,病毒本身沒有外套,所以,無法以可去除病毒外套來殺菌的酒精及強酸來消毒。通常是經由被污染的飲食而傳染,像是不小心被污染的自來水、切碎青蔥、香菜、沙拉、水果、生魚片、生牛肉…等,烹調時,需要連續加熱至少一分鐘,溫度超過85℃,才可殺死。

吃進A型肝炎病毒後,潛伏期15到50天(平均28到30天左右),從發病前二周至發病後一周,都是傳染期,若得了A肝,在傳染期內,排泄物應予以消毒。與人用餐時,都得使用公筷母匙,以免傳染給別人。

雖然說,小朋友得到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通常沒有什麼症狀,但成人的症狀有可能會比較明顯,在感染初期,先出現全身關節疼痛,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狀,患者有可能會覺得很累、畏寒、夜間盜汗、食慾差、噁心、上腹部不適、脹氣等急性肝臟發炎的症狀,數天後出現黃疸。

高嘉宏表示,「6歲以下小朋友得到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只有10%的機率會出現黃疸,但若是14歲以上,黃疸的機率可高達70%到80%,肝臟會受到相當程度的破壞,呈現臉黃、眼白變黃,以及,尿液呈深茶色的相關症狀,這時候應該要馬上就醫。」而且這種茶色尿,喝再多的水,也無法改善,若黃疸指數在5以上(正常值1.0以下),就要考慮住院接受支持性治療。

如果病毒性A型肝炎發病後八周內,或者黃疸後二周內,出現肝腦病變,引發肝昏迷,就是所謂的猛爆性肝炎,若不幸造成肝臟細胞大量壞死,常合併有腎功能衰竭,除了急救、支持性療法外,也沒有其它的有效藥物可治療,致死率非常高。

雖然說,很多人都會認為台灣衛生環境佳,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很少發生,本土性的A型肝炎更少,如果沒有到東南亞等衛生落後的地區旅行或工作,應該不必特別擔心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

但事實上,根據衛生署疾管局的統計,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佔了2000到2006年急性肝炎的28%,僅次於B肝的49%,是排名第二位的急性肝炎,比C肝的20%、E肝的2%,D肝的1%,發生率都高許多。

近年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的統計數字也顯示,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境外移入個案,2004年佔13%、2005年是21%、2006年7.9%、2007年11%,可見得在台灣本土性的個案還是佔大多數,即使是不出國,也不能忽略病毒性A型肝炎的預防。

目前,A型肝炎跟B型肝炎一樣,有保護力很好的疫苗可以施打,A型肝炎疫苗接種一劑的保護力可達80%,二劑更可達95-100%,對於未曾感染過A型肝炎的民眾來說,是一項有效的肝臟健康投資。(發表@常春月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ai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