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食品連環爆,海鮮有抗生素、豬及鵝有瘦肉精,若再加上牛肉的狂牛症,搞得消費者心驚膽跳,真不知該怎麼吃,才能安心的吃出健康,若要降低誤食黑心食品的風險,醫師建議小心挑選,少吃內臟、脂肪是相當重要的保身之道。
《海鮮篇》
台灣四面環海,吃海鮮的機會自是不少,不過,最近接二連三,中國白蝦、蝦仁、國產鱒魚,連著出問題,不是含有「硝基呋喃」,就是「氯黴素」,雖然消費者搞不清楚,這些藥物對人體有什麼樣的影響,但心裡總是會覺得怕怕。
其實,「硝基呋喃」跟「氯黴素」,都是抗生素,「硝基呋喃」,食用後可能會致癌;氯黴素,則可能引發白血病、血液代謝疾病。
總是自己帶便當,很重視吃出健康的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說「很多養殖海鮮,加藥物的目的,就是預防海鮮感染疾病而生病暴斃,除了最近比較常被驗到的『硝基呋喃』到 『氯黴素』外,『福馬林』是常會被添加在養殖蝦類的藥物。」
「不過,蝦類添加『福馬林』的目的,也是被當作感染的預防之用,可預防蝦類得到白斑病,但人吃多了容易造成免疫力降低、白血球下降。」
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降低吃海鮮的風險?江守山建議,「買魚一定要善用自己的五官,消費者買魚時,常常為了腥味,不去聞魚的味道,其實就是一大問題,因為,有些被海鮮的藥水量,已經加到連鼻子,都聞得出來的程度,但就因為大家都怕腥味,買海鮮時,根本不去聞,才會讓很多有問題的海鮮,都被吃下肚。」
另外,海鮮都是很容易變質、腐敗的肉品,倘若買魚的場所,沒有冷藏的溫度控制,甚至,連冰塊都沒有,還不會腐臭,就表示有利用藥物在保存,買到有問題海鮮的機會也會大增。
除了添加藥物外,重金屬、多氯聯苯的殘留,也是海鮮食品的一大隱憂,像大型海洋魚類的鱈魚,常有含鉛、汞量過的高問題,而體型小小的吻仔魚,則也有多氯聯苯超標的疑慮,鉛會影響腎功能、損傷智力,多氯聯苯會造成免疫力異常、致癌、少子化。
自己也經營魚舖子的江守山說,「野生魚種的檢驗是比較單純的,基本上,會檢查六種重金屬,若是吻仔魚,還會檢查是否有使用過氫化氫、吊白塊等藥物來漂白,若是養殖魚類,因為牽涉的問題更多,還要檢查35種抗生素、染料(如:孔雀石綠、還原孔雀石綠)、多氯聯苯、戴奧辛、115種農藥,若是養殖蝦子會再加驗福馬林,所以,檢驗成本非常的高。」
若以魚的來源來說,原則上,野生的魚種會比養殖的魚類的問題單純,安全性較高。而野生魚中的鬼頭刀,還有深海魚類中的小型魚,如:鯖魚類,代表魚種有四破魚、秋刀魚、花飛,也都是安全性較高,較被醫師推薦的安全魚種。
不過,鯖魚類要特別注意保鮮的問題,在解凍時,最好愈快愈好,可以直接包著塑膠袋沖水來加快解凍的速度。
如果沒有把握買到安全的魚,由於大部份的毒物,都是脂溶性,容易囤積在脂肪裡,因此,若能去掉魚頭、魚內臟、魚皮再吃,少吃肥滋滋的魚腹,也是自保之道。
《豬肉篇》
最近,豬肉含瘦肉精的新聞炒得沸沸揚揚,搞得大家對豬肉信心盡失,儘管政府信誓旦旦,曾有意修改法令,讓美國把殘留瘦肉精的豬,得以合法賣到台灣來,但對大部份的民眾來說,不管,瘦肉精安全含量多少,心理都會覺得怕怕的。
江守山表示,「瘦肉精,在動物試驗裡有致癌的可能性,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有健康上的疑慮,而不吃『瘦肉精』的豬,肉質自然而然會長得比較肥,較不受消費者青睞,賣相比較不好,但豬肉是否含有『瘦肉精』,光從外觀並無法辨別,若要避免吃到含瘦肉精的豬肉,最好能夠買有信譽的品牌豬肉,像是國內的信功肉品,就會比較有保障。」
「此外,豬肉若含有瘦肉精,肝臟的殘餘量約是豬肉的四倍,腰子、肥肉,也是比較高危的部份,建議少吃這些豬的內臟,都是消費者比較容易作到自我保護的部份。」
事實上,「瘦肉精」並不是單一的藥物,指的是可促進脂肪分解,提升動物瘦肉率的多種藥物,在國內大致有三、四種品項,包括商品名培林的Ractopamine(萊克多巴胺),以及Salbutamol(沙丁胺醇)、Clenbuterol(克倫特羅),其中以Ractopamine(萊克多巴胺)毒性最低,會被添加豬的飼養上。
最近在市售鵝肉中,也被驗出的瘦肉精Salbutamol(沙丁胺醇),就比Ractopamine(萊克多巴胺)毒性高上百倍,Clenbuterol(克倫特羅)更比Ractopamine(萊克多巴胺)高上千倍,在中國大陸,就曾發生過濫用Clenbuterol(克倫特羅),導致民眾過量食用而致死的個案。但不管毒性高或低,根據我國目前的法規規定,不管是添加那種瘦肉精,都屬違法。
對於,孕婦、過敏等特殊體質的人來說,誤食瘦肉精有可能會導致心律不整、噁心、嘔吐、心臟麻痺等症狀,像我國產婦有坐月子吃腰子的風俗,有可能導致較高的風險。
除了瘦肉精外,哺乳類的骨頭、內臟,也易有累積重金屬的疑慮,建議民眾最好少喝豬大骨、雞、鴨等骨頭熬製而成的大骨湯,也要少吃動物的內臟。
《牛肉篇》
九月初誤傳疑似施打胎盤素,感染狂牛症的女性病例,已被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確認排除,讓愛美女性大鬆口氣。
雖然,台灣目前尚末出現狂牛症的案例,但全世界現已有兩百多名病例,患者的發病年紀平均,也只有二十多歲,而且惡化迅速度非常的快速,民眾不宜過度掉以輕心。
狂牛症的主要致病機轉是人類誤食感染狂牛症的肉品,導致變異蛋白質顆粒病毒(prions)潛伏在腦部,造成人的腦部海棉、空洞化,這種變異蛋白質顆粒病毒,即使以1000度的高溫都殺不死,因此,也無法靠烹調來殺死病毒。
若不幸誤食含變異蛋白質顆粒病毒的牛製品,潛伏期約在二到六年,初期會出現記憶力衰退、頭痛、憂鬱等精神症狀,逐漸導致站立與肌肉協調困難、無法行走,然後痴呆、臥床,發病後,快則數週,慢則二年內會萎靡而死。
由於狂牛症的變異蛋白質顆粒病毒,主要是位於牛的腦部、骨髓、脊椎神經、視網膜、迴腸。
疾管局也特別強調,民眾應避免吃來自狂牛症疫區,有可能被變性蛋白質汙染的牛、羊內臟、脊髓或骨頭,也應避免使用來自疫區的牛羊膠原蛋白、胎盤素、動物性玻尿酸製成的美容及醫療用品。
在狂牛症研究較多的英國狂牛症官方網站,則具體建議,「牛漢堡肉、臘腸、絞肉,常含有脊椎神經,都屬高危食品。」而丁骨牛排、牛小排、牛尾,因容易被骨髓污染,還有牛絞肉製成的嬰兒食品,都是狂牛症風險度比較高的食品。
由於在全世界狂牛症患者最多的英國,曾經傳出確認三件人類經由輸血感染狂牛症的病例後,英國政府為了圍堵狂牛症繼續在境內漫延,甚至,嚴格規定有狂牛症可能性的民眾,一律終生不可捐血,希望有效控制狂牛症疫情擴散,可見得狂牛症的殺傷力相當值得重視。
台灣民眾在食用、使用牛製品時,也應多注意避免使用風險度高的品項,以維自身及家人健康。(本文發表@常春月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